2007年12月16日星期日

找男朋友和找论文题目

殊途同归。这是我们饭后跟孟老师闲聊我得出的结论。一个北师大的博士朋友做晚清小说,讲她自己的论文题目,说了半天现代性,我正觉得怎么都像是中规中矩的国内博士生论文的题目,孟老师却突然问,你读了这么多小说,怎么还是从概念出发呢?她的意思是讲,如果总从大的概念别人的理论出发,譬如现代性,绕了一圈还是会回到现代性,自己做的努力全是给别人添加例证而已,找不到自己的观点。到不如从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文本出发,提一些别人没有提过的问题,能不能回答,能用上什么理论都是其次的事情。问题才是最重要的,我忽然觉得这常跟我论文发愁的是相反的事情,我总是愁没有一个理论能套用,他们反而是担心现在的学问常常没有办法从理论中跳出来。我回头来想为什么我以前写的一些文章我自己觉得什么也没有讲清楚,也没有理论深度,可那些老师会觉得题目有意思,是因为那些的确是从阅读文本出发,虽然阅读毫无章法可言,像打乱仗,这里扯一点那里说一点,可毕竟都是自己的“感觉”。像找男朋友一样,对的文本就要一眼相中他的特质,而且是别人发现不了的。顺着一个模型找永远找不到。最难平衡的一点是,每一步积累都也可能成为阻碍感觉自由发挥的屏障(这点像是宇宙定律,哪一行都一样。)
我饭前还在想我找一个文本套理论,饭后只有心里叹气说,一切重头来吧。。。
P.S. 今天我见到了这辈子见过最大的雪,多伦多现在像北极,路边的雪到膝盖了,门口的汽车完全淹没在雪里。我想我在慢慢培养和它们的感情。

2 条评论:

Angela 说...

我导师也跟我反复强调这个问题。我现在的感受是,对混出来的学者,现象的体悟最难得,而对我们,可能感受比较敏锐深切,又没有框架归束。但之所以不停的寻找理论框架在框设自己的观察感悟,是为了和既有学术圈对话,building up。可以说是一种提高表达效率的技巧。另一方面,这个过程特别需要平衡和磨合,如果既有理论框架套得太厉害,就埋没自己感悟的精髓。

不过我自己目前的情况是不能顺利接入既有学术圈。。。很大原因还是读得太少,都不确定自己的洞察是不是新鲜;或许早在别处被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过了。

Angela 说...

而且作为social science来讲,这种“现象接入理论”的强迫症比人文学科要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