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6日星期一

Resolution

从昨天开始泡图书馆,论文依旧没有开始的迹象,昨晚凌晨回到家,面对我以为坏掉的电脑,心情落到最低点。无助,焦虑,懊悔,想家,五味杂陈。突然想起李欧梵的《哈佛岁月》,在网上搜来重读,字字像是敲进心里,不胜感慨。尤其是下面这段:
“然而心中还是有点“纳闷”,那种苦闷不是来自课业的压力,而是来自内心生活:也许是受杜斯妥也夫基小说的影响太深,我感到我的精神煎熬仍然炽烈,甚至开始自疑:作个哈佛研究生,我还是平庸的芸芸众生之一,看那些美国同学一个个比我世故,在课堂上说得头头是道,而我呢?还是维持我一往的沉默,甚至走在哈佛园(Harvard Yard)时也不自觉地低着头。     
有一天,我从哈佛校园“破颜遮帽”而过,可能当时心情太沉重了,抬不起头来。迎面几乎撞倒一位老人,他向我大叫一声,声若洪钟地说:“年轻人,抬起头来,天下没有应付不了的难事!”我就像碰到禅宗师传的当头棒喝,顿时醒悟过来。这一段“奇遇”,我曾多次重述,甚至在最近一篇谈我退休的文章中又一次旧事重提,并且说:“我这四十多年在美国的学术生命,就靠这位陌生老人一句话之赐!”他到底是谁?我至今也无由得知,因为当年自己太过腼腆,似乎也没有向这位老人道谢一声,就擦肩而过。想来他必是哈佛的一位教授,经过这位老教授的当头棒喝,我的人生观又为之一变:今后非但要抬起头来,好好地作一个(求学中的)知识分子,而且还要充份利用哈佛赐给我的机会,重新改造自我,而且从头来过。台大四年学的东西全部作废,要重新学习西方文化的传统,俾使得自己将来可以兼通中西之学。在生活上也要重新作人,既然生活在美国,一定要吸收美国文化,从学术到日常生活到男女社交约会,我都要从头做起。     
我为自己开出的生活课程如下:第一就是尽量旁听专业以外的课,特别是名教授开的大班课。第二就是不与中国人来往太密,为奠定“国际路线”,和美国人同住,说英语,看电视,把一切的风俗习惯先学过来,然后再消化不迟。第三(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必须克服自己的腼腆,和“洋纽”社交、约会,厚着脸皮也要去跳舞。甚至每周末都要有约会对象(date),尽量打入美国大学生的社交圈。”
以前读这段顶多觉得有意思而已,从不知背后的酸甜苦辣以及痛下决心的原因。问了自己太多的问题,却通通变成掩护自己怯懦、胆小、不愿改变、不愿面对自己的借口。每次都把问题变成合理的犹豫,所以才迈不开痛下决心的一步。可不可以只有决心,没有问题?我已经记不清上次痛下决心的改变是在什么时候了。我要从头做起,没有原因,没有问题。拒绝借口,厚着脸皮,学一切自己能学。抬起头来,从现在开始。

3 条评论:

rongengle 说...

cmft... 我这两天也低落得很。。。
《哈佛岁月》就站在我对面。更苦涩的事情是:书页里的苦涩,即便苦涩,也已然不是real time,也已经经过romanticization.
好孩子,加油。

Sunny 说...

好笑得很,我写的时候还幻想,和你见面的时候我问,你这一年多都是怎么熬过来的,然后咱俩抱头痛哭,哈哈,多song的情节

rongengle 说...

laf... but totally doable. hahaha.
cheerio dear.